关灯
开启左侧

【知识精讲】23广工社会工作考研知识——331社会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1-12-25 1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社会工作理论的作用与类型
一、社会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一)解释问题
(二)预测与判断
(三)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
(四)指导服务实践发展
(五)发展新的理论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一)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2.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二)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
1.实证主义
2.后现代主义理论

02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意识层次理论
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二)人格结构理论
1. 本我
2. 自我
3. 超我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防卫机制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压抑、升华。
(四)性心理发展
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三、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1. 在治疗中坚持个别化原则
2.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
3. 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4. 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 倾听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感受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 治疗情境
2. 治疗关系
3. 治疗性对话
(1)自由联想
(2)治疗性倾听
诠释过程:面质、澄清、诠释、整合


0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演变和基本概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重要创始人是里士满,强调双焦点的治疗路径,将个人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在1930年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高登.汉密尔顿从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出发,首先认同“个人-社会”的逻辑框架,把个人与社会作为社会工作的两个基本因素,并提出“人在情境中”的概念。1964年,霍利斯综合各种有关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正式出版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代表作《个案工作:一种心理社会理论》,把心理社会作为治疗模式的概括,强调这种治疗模式具有双重焦点,既关注心理,也关注社会。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观点
“人在情境中”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个人、环境和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分析影响人的因素的三个焦点。个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平衡点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状态的关键,还有环境具有整体性、角色期待等概念。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1.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注重力量均衡,发现服务对象的力量均衡点,为服务对象创造积极因素的环境。
2. 社会工作者不仅找出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原因,还要去挖掘服务对象的能力。
3. 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是开展服务的前提。
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将介入分为直接接入和间接介入。


04认知行为理论
一、认知行为理论由来以及基本概念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整合而来的,行为主义来源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学派来源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
贝克提出认知治疗模式,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德莱顿发展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模式。
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观点
1.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自动思维,中间是条件性假设,最深层是图式。
2. 艾利斯“ABC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是真实发生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 B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belief, C是人们的情绪emotional and behavior consequence.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 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2. 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3. 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1. 确定评估重点
2. 专业关系的建立
3.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三)认知行为学派助人的步骤
1. 确定不正确的想法
2. 要求受助人自我对话
3. 探索受助人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会信念之间关系
4. 尝试运用具有正面功能的思维方式
5. 检验受助人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05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历史(简单了解)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 结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指人们可以直接互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中观环境是指志愿组织等正式的系统;宏观环境是指一个人长期置于其中的文化系统。
2. 过程
3. 行动
4. 机能
(三)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原则与过程
1. 实务原则
(1)助人过程必须把服务对象放到系统中去
(2)评估问题重点在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环节
(3)个人问题及其环境的互动关系是动态的
(4)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是针对整体的
2.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应用
(1)专业关系的界定
(2)服务目标
(3)专业人员的角色
二、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
1.20世纪初,里士满在慈善组织会社中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
2.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知识融入到社会工作实务当中,社会工作关注的不仅是人,情境同样也是关注的焦点。
3.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 生命周期
2. 人际关联
3. 胜任能力
4. 角色表现
5. 生态地位
6. 适应力
7. 滋养性环境
8. 栖息地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 基本原则
(1)看到服务对象的限制和机会
(2)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
(3)采用积极视角
(4)要辨识行为模式
(5)重视过程
2. 在运用中注意的事项
(1)社会环境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系统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将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去看待
广工.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92帖子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3126406090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3013008358@qq.com

Copyright   ©2017-2021  广东工业大学考研论坛_广工考研论坛_广工考研辅导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